怎么蒸饅頭不塌陷,不回縮?
蒸饅頭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饅頭塌陷、開裂、干硬、回縮是很常見的事情,總結其主要原因有這4點:酵母用錯了、面沒有揉到位、發酵不起來、冷水蒸還是熱水蒸?今天就分享一個不需要廚師機、壓面機,就能做出光滑的牛奶饅頭!而且今天分享的都是干貨知識!比例配方、搓揉手法、如何發面、蒸制時間都有講究,建議先收藏再看哦!
蒸牛奶饅頭需要的食材
主料:面粉300克、牛奶175克。
調味料:酵母3克、白糖10克、食用油5克。
【食材介紹】面粉和酵母的比例是100:1。家里沒有牛奶也可以用清水代替,清水160克。因為是手揉饅頭,所以建議使用低筋或中筋面粉,揉起來不用很費力哦!
牛奶饅頭的做法+小竅門
【你的酵母是不是失活了?】
我們先將牛奶隔水加熱到35-38度,放入3克酵母攪拌均勻,放到一旁靜置5-10分鐘,讓它充分溶解。
這個過程叫做“活化酵母”,你可以看到它表面會產生小的氣泡,這說明酵母在活動,活化過的酵母能讓面團發酵的更好!
高興的小貼士:酵母是有活性的,水溫太高酵母就會失去活性。夏天用常溫的牛奶或水融化就可以;春天、秋天要用28-30度左右的;冬天室溫比較低,需要用35-38的溫牛奶或者溫水。
【面團的軟硬度要牢記!】
面粉中加入10克糖,糖可以促進酵母發酵。加入剛才的牛奶,邊倒邊攪拌,一定要認真攪拌,攪拌至盆里都是面絮、完全沒有干面粉的情況下,你的水量就是合適的。
這個時候我們加入5克食用油,再揉制成面團。剛揉好的面團是偏硬的,如果太軟了可以再加一點面粉。面團揉好后應該是“面光、手光、盆光”。
做饅頭的面團偏硬,水量是面粉的40%-50%,不同季節、不同品類的面粉吸水量不同,要看情況調節水量。冬季空氣干燥,面粉也干,用水量就多一些;夏天潮濕,用量就少一些。
平時做饅頭會曝皮,我們可以在揉面時加一點油,一是防止表面曝皮,二是讓饅頭吃起來不干巴。
【讓饅頭擁有“光滑表面”的關鍵1步!】
把面團轉移到案板上,用兩只手的掌根部分交替地去揉面,從一頭開始,把面揉細、揉長。
相比用“搓衣服”的手法,這樣揉面效率更高、更省力!揉長之后折到中間再繼續揉,重復這個過程3-4遍,揉到面團表面很光滑,沒有坑坑洼洼的才行哦!

如何防止案板裂開
案板裂開處理方法:
方法1:浸鹽水
將新菜板放在濃鹽水(濃度15%左右)中浸泡12~24小時,取出晾干即可使用。
方法2:涂上油
買回新砧板后,應立即涂上食用油或者豬油。在砧板上下兩面及周邊涂上食用油,待油吸干后再涂,涂三四遍即可。涂油還有防腐功能,砧板也因此經久耐用。
使用一段時間開裂處理:
方法1:把砧板浸在水里,讓砧板充分濕透,把裂縫減小。
方法2:在開裂處及周圍撒些鹽,鹽易受潮,能使砧板保持一定濕度就不易繼續開裂。
方法3:用新鮮的肉皮在砧板側面將其釘牢在裂縫的兩邊,利用肉皮干后收縮的力量將裂縫拉緊來縮小開裂。
方法4:砧板要長期保濕,使用完畢洗干凈,在上面鋪一條干凈的濕毛巾保濕。菜墩以銀杏樹木為最佳。因其通透性好及木質細膩,不傷刀又不易起屑。菜墩在使
用時也要注意保養。
1、新菜墩使用前需用鹽鹵浸泡數日,使菜墩保持濕潤不燥、不裂、結實耐用。
2、菜墩在使用時,不應專用一端,要四周旋轉使用,保持菜墩磨損均衡,避免常用
一面出現凸凹不平,一旦出現不平時,可用鐵刨刨掉或用刀、斧砍平。
3、菜墩用完后,要刮洗干凈,豎起,用潔布罩好,放通風處,以備再用。在剛買的時候用水泡透,以后用就不容易裂其實最好的方法還是在做飯的時候刀刃垂直木頭的紋路,這樣會最大限度的避免案板開裂 但最根本的還是要選擇一個好案板呀 我家里的用了十幾年了還好好的菜墩以銀杏樹木為最佳。因其通透性好及木質細膩,不傷刀又不易起屑。新浪裝修搶工長的師傅說菜墩在使用時也要注意保養。 1、新菜墩使用前需用鹽鹵浸泡數日,使菜墩保持濕潤不燥、不裂、結實耐用。 2、菜墩在使用時,不應專用一端,要四周旋轉使用,保持菜墩磨損均衡,避免常用 一面出現凸凹不平,一旦出現不平時,可用鐵刨刨掉或用刀、斧砍平。 3、菜墩用完后,要刮洗干凈,豎起,用潔布罩好,放通風處,以備再用。希望可以幫到你
如何防止道路塌陷的事故發生呢?
(1)、應加強工程質量監督與控制,提高工程施工技術;
(2)、應加強監督管線單位施工管線的力度,規范管線埋設,合理安排各個管線單位的鋪設走廊;
(3)、避免種植像榕樹根系發達的樹木,以免破壞道路結構及地下管網。
看見沒有,少種榕樹。!道路塌陷主要是由地下空洞造成的。形成地下空洞的成因主要為超采地下水、采空區、道路覆土不實、施工擾動和地下管道泄漏等幾個方面。
超采地下水形成地下空洞
由于地下水、油氣、地熱等開采活動造成的深層地下水過量開采,地下水收支平衡遭到破壞,地下水位持續下降,形成地下水降落漏斗(向下凹陷的、形似漏斗狀的承壓含水層)。地下水降落漏斗破壞了承壓含水層上方的覆蓋層土體的原始受力狀態,造成覆蓋層潛蝕,從而產生大范圍、大面積的地下空洞。位于地下水降落漏斗區內的城市,多發地下空洞、道路塌陷等災害。煤礦采空區形成地下空洞
在山西、陜西、唐山等主要煤產區,長期高強度的煤炭開采使地下礦體層形成巨大的地下空洞,出現大范圍的采空區。采空區不僅會導致地下水枯竭、生態環境惡化,還會使房屋受損、道路塌陷。山西全省15萬平方公里的土地,采空區近3萬平方公里,其中大同、呂梁等地已出現了多個不宜居住的村莊。鄰近煤礦礦區的城市,由于采空區和地下水降落漏斗的雙重作用,更易形成地下空洞、出現道路塌陷災害。
巖溶形成地下空洞
在巖溶發育地區,地下水位的季節性及臨時性(降雨)變化,巖溶水位下降,巖溶上方覆土層土體失穩,形成空洞。
施工擾動形成地下空洞
地鐵、電力/熱力/排水管溝、防空洞、地下建筑等大型地下工程施工多采用盾構、頂管、淺埋暗挖等作業方法,造成作業區周圍及上部土層的劇烈擾動,地下水滲出并帶走大量泥沙,水土流失,道路下方土層脫空,從而形成地下空洞,甚至在施工過程中直接導致道路坍塌。此外,在地下工程施工中抽排水也會導致水土流失、破壞土層原有平衡狀態,形成地下空洞。
近年來,全國多個城市掀起大規模修建地鐵風潮,南京、廣州、北京、武漢、南寧、深圳等地在地鐵修建過程中均出現過多次道路塌陷事故。
路基回填不實形成地下空洞
在道路或地下管線(鋪設、修復)施工后,施工單位偷工減料、違反工序、違規操作,在回填時夯實和碾壓的程度不夠,造成道路路基土體松散、不夠穩定,在外力作用下易發生路面沉降和地下空洞現象。不實填土在遇到車輛震動加強和強降雨時,由于路面承載力不夠,以及雨水侵蝕作用加劇水土流失,容易形成地下空洞和道路塌陷。
根據北京市的統計,道路塌陷事件多發于車行道上,僅少數發生在人行道上,表明道路載荷對道路路基穩定性有較大影響;另外,道路塌陷事件多發于雨季,北京市多發于7-8月主汛期,降雨對道路路基穩定性也有較大影響。
地下管線泄漏形成地下空洞
排水、給水、熱力、燃氣等地下管線因長久遭受腐蝕以及承壓不均易出現斷裂、穿孔等故障,發生管線泄漏,泄漏的水流或氣流不斷沖刷周圍土層,帶走周圍泥沙,在漏點附近形成地下空洞。這種情況下,往往伴生地下管線懸空以致斷裂現象,發生地下管線運行故障。
在幾類地下管線中,尤其值得重視的是排水管道,由于排水管道是自流管道,一般對管段接口、管材和安裝質量要求不高,在地面載荷加大和其周圍水土流失的條件下,容易出現接口錯位、塌陷等故障,泥沙灌入排水管道,引發周圍土層移位,形成空洞。據日本國土交通省國土技術政策綜合研究所于2012年發表的調查報告顯示,全日本范圍內,每年因排水管道等原因引發的道路塌陷事件,約有4000件,東京大約每年有1000起左右;由排水管道泄漏引起的地下空洞占全部空洞的40%-60%,其余的則多是地鐵等大型地下設施施工造成的地下空洞。